皈依后就万事大吉?还是应该做些什么

发布日期:2025-04-21

字体大小:

皈依,是在三宝的见证下自誓皈依佛、法、僧,正式成为一名佛弟子。由此,获得三世诸佛及祖师大德代代传承而来的“皈依体”。

学佛所言,行佛所行。开启全新的生命阶段。

参加完皈依仪式,是否就万事大吉、直接躺赢?还是应该做些什么?我们一起来了解:

何为“皈依学处”?

所谓“皈依学处”,顾名思义指修学之处,即皈依后需要修习的科目、受持的戒律、行为准则。

如果将皈依仪式,比作学生在某学校的入学仪式,从此获得学籍,正式成为这所学校的学生。那么,学处就好比入学后须遵守的校纪校规。不同的是,违反校规会有老师谈话、学校处理,而学处主要靠自我监督、自觉遵守。违犯学处若不忏悔、对治,就意味着主动舍弃皈依体,失去佛弟子身份。即使皈依证在手,也是名不副实。

由此可见,了解并遵守皈依学处,对佛弟子来说至关重要。

微信图片_20250421094511.jpg

“皈依学处”有哪些?

皈依后的学处,包括“遮止学处”、“奉行学处”及“共同学处”三大类:

遮止学处

一、决不皈依邪魔外道

二、决不皈依外道典籍

三、决不皈依外道邪众

遮止学处,即皈依后不应做的行为。总的原则是,决不随顺不信、毁谤三宝的行为。否则,立即失去皈依体。

需要正确理解的是,不随顺、遮止,不等于排斥、对立、蔑视、逃避,而是尊重他人缘起和选择的同时,自己从内心到言行都坚定,决不以三宝之外的对象,作为皈依处。

决不皈依邪魔外道

以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圆满悲智为究竟,相应的,决不以其他宗教或民间信仰所信奉的鬼神,作为生命的依怙。

决不皈依外道典籍

坚信诸佛所证、所说之法是宇宙人生的真相,信受奉行,相应的,遮止一切伤害众生的行为。

决不皈依外道邪众

皈依僧,以贤圣僧与和合僧团为修行助伴。相应的,决不皈依任何外道或者其他宗教的信仰者。

奉行学处

恭敬三宝

奉行学处,即皈依后应当做的行为,即恭敬三宝。

首先要明白,恭敬三宝是我们自身修行的需要。民间有句俗语:“人争一口气,佛争一炉香。”似乎佛菩萨出于自身需求,而要世人崇拜、恭敬、供养他们。这真是“以凡夫之心,度圣者之腹”!

事实上,诸佛世尊已彻底断除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,悲智圆满,得大自在,并且平等慈悲一切众生。无论毁誉,都如如不动。之所以要恭敬三宝,是因为恭敬之心能让我们内心迅速得到净化,对三宝彻底敞开心扉,纳受纯净的佛法智慧,来改善自身生命。

就像同样一句忠告,从我们尊敬、钦佩的人口中说出来,会被奉为圭臬;但若出自被蔑视、不屑的人之口,即使再有道理,也不会被当一回事,甚至嗤之以鼻。因此,一定要搞清楚,恭敬三宝是我们自己修福、修慧的需要。

正确认识“恭敬三宝”的意义和作用后,就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去践行,包括敬佛、敬法、敬僧。

敬佛

即使对待泥塑、木雕的佛像,也应视为真佛一般恭敬,不妄加评论;不将佛像作为装饰品、工艺品随处摆放。

敬法

将经典视为佛的法身;闻法时,专注聆听,不可当作背景音或催眠曲;闻法后,反复思惟领会、依教奉行。

敬僧

恭敬出家人,亲近道场、护持道场、守护口业,不妄加批判,说僧过恶,传人我是非。莫要因一时误解和冲动,种下毁谤三宝的重业,障碍自身修行和解脱。

共同学处

共同学处,是指对三宝必须奉行的基本行为准则。

随念功德

经常忆念佛、法、僧三宝的无量功德。佛陀具足圆满断德,止息一切无明烦恼恶业;圆满智德,了知宇宙人生实相,没有丝毫不明之处;圆满悲德,为众生开示解脱涅槃之道,平等救拔一切众生。不仅自己内心生皈依之心,也默默回向祝福一切众生皈依三宝、发菩提心、究竟圆满。

勤行供养

经常忆念三宝对众生的大恩,勤行供养。可依自身情况,每日以清净虔诚之心于佛前供水,或香、花、灯等。此外,在受用饭食前也可先供养,合掌心中念诵:

供养佛,供养法,供养僧供养一切众生愿断一切恶,愿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如此不仅获福无量,更能提起正念,时常与三宝相应,增上修行。

随念大悲

诸佛菩萨以大悲心为体。常念大悲,便是常念诸佛菩萨,不仅能得到他们的慈悲护佑,更是向他们学习慈悲、智慧的品质,以种种方便利益众生、接引众生。

启白三宝

每天出门或做一件事前,都可以恭敬合掌启白三宝加持。如果遇到困难,同样可以向三宝求助。三宝就是我们最强有力的后盾!

勤修皈依

皈依是需要数数修习的,不是靠一次仪式就完成。在朝暮课诵中,都可以念《净行品》中的这段发愿文来修习:

自归依佛,当愿众生,体解大道,发无上心。

自归依法,当愿众生,深入经藏,智慧如海。

自归依僧,当愿众生,统理大众,一切无碍。

守护不舍

皈依之后,应坚定守护皈依体。守护皈依体,就是守护法身慧命。此外,切莫将外道与三宝功德相提并论,认为本质相同、殊途同归或大同小异。这样的观念会使我们舍弃皈依。

法喜充满

以上便是皈依后的学处,愿已皈依、今皈依、当皈依的每一位佛弟子,都能清楚了解学处的意义和内涵,如法守护皈依体,精进修行,早日圆满菩提,完成最究竟的皈依——成佛。

(来源:青岛观音寺)


热点资讯